中俄两国友好的桥梁与推动者 ——中俄混血女孩米拉(Мира和平)
中俄两国友好的桥梁与推动者
——中俄混血女孩米拉(Мира和平)
消息来源:俄语之家官微
原标题:一个名叫Мира(和平)的混血女孩,是中俄两国友好的桥梁,中俄友好关系发展的见证人
注:以下全文照登
声明: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
человек года
2016年度俄语人物
由CRI俄语广播、俄语之家Ruclub联合出品的年度俄语人物总结评选活动,旨在感恩和宣传在2016年度为俄语界服务的俄语人榜样,营造俄语圈积极向上的氛围。
◆ ◆ ◆
目前提名阶段已结束,经过评委的层层筛选,10位入围者名单已确定,现分别将10位入围俄语人物事迹在CRI俄语广播、俄语之家Ruclub媒体发布。
?
2016年度俄语人物
推荐语:一个名字叫做“和平”的女孩,她的名字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和中俄友好的憧憬。她的名字促使她一生都期盼世界和平、各国人民友好相处。同时,身为中俄混血儿,生活在中俄关系稳定发展的今天,她一直在为做中俄两国友好的桥梁努力着--
她就是
↓↓↓↓↓
吴米拉
吴米拉
Mira Ushkanova(俄罗斯籍)
笔名 Mira Maximova
大连旅顺口区中俄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
俄罗斯"中国与俄罗斯"中俄双语杂志驻大连代表
米拉,一个名字叫做“和平”的女孩。她的名字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和中俄友好的憧憬。
她喜欢唱歌(如俄文版《春天里》);她能熟练地完成中俄互译,翻译了很多中俄文学作品以及中俄音乐作品;她叫“和平”。她的愿望是做两国间的桥梁,一个相互信任、相互理解的桥梁,沟通与交流的桥梁。”
米拉出生在俄罗斯雅库茨克地区,米拉的父亲早年从中国移居苏联并在当地成家生子。后因中苏关系恶化,米拉的父亲在很多年里无法回到故乡。而由于缺乏语言环境,米拉和同为中俄混血儿的弟弟妹妹,从小并未学会说汉语。
2004年,米拉在俄罗斯完成本科学业,为了实现学习汉语的愿望,来到中国大连外国语大学学习汉语和金融专业,从此在中国工作、定居。
对于米拉来讲,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关系的变化贯穿着她的一生,也将是影响她一生的重要因素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,米拉出生在中苏关系艰难时期;九十年代,随着两国关系缓和,她有机会接触到中国的亲人;随着1996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2001年《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》的签署,中俄关系持续、全面、深入发展,米拉不仅来到中国,还在这里学习生活,在这片土地上建设自己的未来。可以说,米拉和她的家人是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的见证人。
米拉说她的名字促使她一生都期盼世界和平、各国人民友好相处。同时,身为中俄混血儿,生活在中俄关系稳定发展的今天,她愿做中俄两国友好的桥梁,事实上,她也一直在践行着。。。
◆ ◆ ◆
现在的米拉正在着手名叫“中国旅顺俄罗斯小镇”的项目。“俄罗斯小镇”是专为俄罗斯各界人士来华学习、经商、旅游度假打造。它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,始建于2013年。规划面积4.5平方公里,目前已经建成了30多栋住房、1所学校和1家酒店,还计划建购物娱乐、商务中心、医疗养老和国际教育中心等。
这里还是中俄少年儿童夏令营基地,每年可接纳1500多名俄罗斯和中国儿童来此参加艺术创作、爱国主义教育、汉语(俄语)启蒙等活动。
作为中俄两国友好的桥梁的米拉,一直在努力着。。。